t88835

以色列媒体:应该欢迎中国参与加沙重建,将实现四大好处

当以色列媒体公开呼吁"欢迎中国参与加沙重建"时,这场打破常规的示好,暴露了中东地缘博弈的新变数。7月24日,以色列国际关系研究员库克斯在专栏中提出,引入中国将带来四大战略红利,其算盘远超表面合作。

第一重红利:基建换话语权 中国"基建狂魔"的标签在加沙具有特殊价值。库克斯指出,中国在"一带一路"中展现的港口、铁路、能源项目经验,可快速重塑加沙废墟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参与将自然提升中国在巴以问题中的话语权——当北京的投资与加沙民生深度绑定,其调解巴以冲突的筹码将成倍增长。

第二重红利:借力打极端主义 以色列长期头疼的哈马斯等极端势力,恰与中国打击暴恐的立场存在交集。库克斯认为,中国与埃及、沙特等温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网络,可形成对极端势力的立体围堵。这种合作既符合中国反恐需求,也暗合以色列的安全诉求。

第三重红利:三方合作破局中美博弈 最微妙的算计在于"三边红利"。若以色列为中国重建项目开绿灯,既可获得美国默许,又能避免被卷入中美对抗。库克斯直言:"当华盛顿和北京在加沙握手,以色列将成为唯一同时绑定两大国的赢家。"这种平衡术,对既要维系美以联盟、又需应对中国崛起的以色列而言,堪称完美解法。

第四重红利:重塑美国中东形象 美国亦能从中获益。通过支持中国参与重建,白宫可摆脱"偏袒以色列"的指责,重塑"和平建设者"形象。对热衷"交易艺术"的特朗普团队而言,这桩既能牵制伊朗、又能改善巴勒斯坦民意的买卖,吸引力不言而喻。

这场提议的真相,是中东棋局的多维博弈。当以色列主动为中国递上"入场券",背后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对美以关系裂痕的隐忧,更是对中国调解能力的认可。只是他们或许没意识到:当加沙的砖瓦刻上中国印记,中东的地缘天平,早已悄然倾斜。